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秣陵春

第八十八回

秣陵春 官方好书推荐 7377 2022-05-15 14:18

  “是。”曹頫答说:“先祖是国初放的江宁织造;先父原是苏州织造,后来蒙圣祖改派江宁;先父弃养以后,由先兄承袭。先兄不幸承袭不久就去世了,蒙圣祖天高地厚之恩,命我承继袭职,那是雪芹尚未出生。”

  “阿---阿----”圣母老太太惊诧连连,眼中闪耀出一种无可言语的光彩,融合着亲切、感叹与意想不到,仿佛梦幻性的一种神情,“原来你家就是曹织造!说起来都不是外人,我们家是孙织造衙门的。”

  “是杭州。”

  “我不是杭州人,我是绍兴人。”圣母老太太说:“从小听我爹说,我们绍兴人在杭州孙织造那里做工的很多。我们也算‘钦差衙门’的人,绍兴府管不着我们,家里种田,炼钱粮都不要缴的。”

  这些情形,曹頫比她更清楚,织造衙门的织工,名为“机户”,属于内务府籍,不受地方馆管辖,他也不必细加解释,只“唯唯”称是而已。

  “那曹、曹雪芹,你的侄儿,莫非是遗腹子。”

  “圣母老太太说的是。他是遗腹子,先祖一支的亲骨血,只有他,所以先母格外宠爱,养就了他不肯上进的性情。”

  “怎么不上进?又嫖又赌?”

  “那倒不是。”

  “那么是什么呢?”

  “是----,”曹頫觉得很难回答,想了好一会说:“养成了一幅名士派头。”

  “什么叫名士?”

  “名士就是,就是不大看得起人,也不大讲究做人的道理;自以为读了几句书,很了不起地的。”

  “喔,”圣母老太太笑道:“原来就是徐文长那种人。”

  曹頫大为诧异,圣母老太太不懂何谓“名士”,却又知道徐文长这个人。但转念想一想,又不足为奇;徐文长是绍兴人,她大概是从小听家人谈过。

  “曹雪芹那里可以跟徐文长比,差的远了。”

  “他现在年纪还轻。”圣母老太太忽然面现忧色,“你倒好好劝一劝他,学徐文长那种样子,自己吃亏。”

  “是!圣母老太太的训诲,我一定切切实实转示给他。”

  “我看他是有出息的。”圣母老太太又问:“你怎么不当织造了呢?”

  “这,这话说起来很长。”曹頫说道:“容改日为圣母老太太细陈。”

  “对!对!一路去,路上有谈天的时候。”

  “是,是!路上尽有请圣母老太太教导的机会。”曹頫趁机起身告辞。

  这天是借宿在离古北口不远的一处庄院。自北京东行,经通州、三河至蓟州,出马兰关到东陵,北行由顺义、怀柔、密云出古北口到热河,这两条路上,闲散宗室及上三旗的包衣很多,有些是皇庄的庄头,有些是世袭管陵的差使,地大物博,又无徭役,几代经营,真当得殷实二字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曹震这回办差,顾虑到下客店易显行藏,所以早在京里打听好了,请海望出面安排,为圣母老太太的安排的公馆,便都是这些籍籍无名,却家家有窖藏金银的富户。

  这家人家姓佟,跟圣祖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同族,领着古北口外一大片“皇庄”;老主人佟益,算起来是孝康章皇后的侄孙,据说先帝居藩时,每次自热河往还,都要借宿在他家。但后来佟家自佟国维到鄂伦岱、隆科多,下场无不很惨;唯独这一家不仅丝毫未受株连,且反获得许多赏赐,都为的是这佟益为人极其谨慎,且善能识时,当年看出“雍亲王”胸怀大志,问到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先帝在夺得帝位以后剪除异己时,颇得力于从他口中所获知的、有关佟家的许多故事及秘密。因为如此,尽管古北口外还有几家比佟家更有钱的富户,而海望却认为只有这佟益是可以共机密的,关照曹震,一定要住他家。

  这一行上下二十三口人、八辆车子、十三头骡马、外代一猴一猫,走在路上,浩浩荡荡,很惹人注目;但到达佟家时,由于庭院屋宇,宽敞高大,便显得稀稀落落,不甚起眼,加以远离市集,左右僻静,也没有什么人来看热闹,曹頫对这一点非常满意。

  佟益有三个儿子,当家的是老二佟仲平。佟家父子显然知道他们接待的是什么人?派出来招呼的人很多,也很周到,但不多问一句,也不乱走一步,尤其是圣母老太太所住的那座院子,自动的视为禁地,箱笼行李都只送到角门,由齐二姑指挥两名内务府的妇差,还有一个名叫如意的使女,自己动手搬。

  安顿粗定,时已薄暮,佟仲平送了一桌饭到圣母老太太那里,另外设席款待“官客”,仲四不肯上桌,说:“车把式、马夫那些粗人,必得有我在,才会安分。”曹震知道他嫌拘束,劝主人随他自便。

  在桌上作主人的是佟益,谈锋很健,酒量亦宏,宾主的兴致都很好。饮到半酣时,曹震的跟班悄悄把他找了出去,只见仲四手中持这一封信在等他。“是海大人派人送到镖局,关照连夜赶送;趟子手小刘下午到了滦平,打听到咱们已经走了,赶紧又翻回来,刚刚才到。”仲四将信递了过去,“震二爷,请你马上拆信看一看,看误了什么事没有?”

  曹震便往檐前走了去,拆开信来,就着如银的月色细看。信很简单,只说如未动身,暂且留在热河,倘或已在途中,可至佟家过年。末尾缀了句,“容另详函。”这突然发生的变化,曹震一时竟不知如何应付?只好将信上的话,告诉仲四,向他问计。

  “海大人说另外有信,那就等他的信好了。我想,早则明天,迟也不过后天,一定会有第二封信。”

  听此一说,曹震稍觉宽心,回到席上,也不做声,直到席终,散座喝茶时,才把海望的信拿给曹頫看。

  “那可没法子,只好不走。不过,这话怎么跟居停说呢?”

  “咱们不必说什么,只把信拿给他看,听他怎么说,再做道理。大不了,我赶进京去当面请示。”

  于是将佟益请了过来,示以海望的来信;原以为他总还得问一问情形,哪知他毫不迟疑地说:“大家能在舍下过年,那可是太好了。曹四老爷、震二爷,你们尽管住着,就怕怠慢了。”

  “好说,好说。”曹頫迟疑了一会,终于向曹震说道:“里头得怎么去说一声。”

  “我知道。”曹震看着佟益,放低了声音说:“佟大爷,我说你留大家多住几天,行不行?”

  “行,行,怎么不行?”

  于是曹震便以此理由,宣布暂且不走。至于圣母老太太那里,叮嘱曹雪芹去转告。曹雪芹非常不乐意任此差事,但说不出半句推诿的话,因为他已见过圣母老太太一次,这个非常投缘,这样就“公事”来说,他的话易于见听,便是义不容辞。其次是他自己有过承诺,愿意勉为其难。即令无此承诺,“有事弟子服其劳”,派到他去,也无话说。便只有问一句,“我该怎么说?”

  “对!”曹震看着曹頫说:“咱们得好好儿合计一下,就趁这个机会,看让雪芹怎么由浅入深,把真情一步一步透露给圣母老太太?”

  曹頫不既置答,想了好一会,徐徐答说:“还是以暂缓为佳。看京里第二封信怎么说;万一事情有了变化,还来得及补救。”

  “是,是。”曹震觉得这个顾虑是必要的,“还是只说佟家留客吧!”

  “今儿,”曹雪芹提出疑问:“今儿晚上去见,似乎不大合适;明儿一早好了。”

  “不!就是晚上好,你只在窗子外面回一声,不就可以溜了吗?”

  “说的是。”

  曹雪芹随即请佟家的长工,提一盏灯笼,照着他到了圣母老太太所住的院落,角门已经关了,敲开了请出齐二姑来,道明来意,请她代为禀告。“是!请曹少爷略等一等,我马上去回。”

  “那,我就不必等了。”

  “还是请等一等。也许我们老太太有什么话交待,请曹少爷带回去,比较省事。”齐二姑又殷勤地说:“外头冷,请到里面来。”

  “不!就这儿好。”

  曹雪芹想不进去,还是进去了;因为齐二姑传话,圣母老太太弄不清是怎么回事,要请曹雪芹去当面说明。曹雪芹无奈,只得走到窗外,望着窗内荧荧一灯,高声说道:“跟圣母老太太回-----”。

  一语未毕,只听窗内高声说道:“二姑啊,怎么让曹少爷在外头吃西北风?赶快请进来。”

  “是啰!”齐二姑答应着,已经将门帘掀开了。

  曹雪芹进了堂屋,请了安仍旧站在近门之处,作出随时可走的模样,“我叔叔打发我来回圣母老太太的话,这儿的主人很客气,一定要留着多住两天。”他说:“明儿个不走了,请圣母老太太多睡一会儿,不必赶早儿。”

  “喔,”圣母老太太摆一摆手,“曹少爷,你请坐吧!”

  “谢谢圣母老太太。”曹雪芹说:“我叔叔还等着我回去给他写信呢。”

  “明天不是不走吗?有的是写信的功夫。”

  “这封信是要一早就送进京的。”

  圣母老太太想了一下说:“我不耽误你的工夫。不过明天,看是上午,还是下午,请你再来一趟,我要问问你曹织造的情形。”

  “是!我明儿下午来,”说着,曹雪芹的脚下已在移动了。

  圣母老太太浑似未觉,复又问道:“你爹也是织造。”

  “是。”

  “那么老织造就是你爷爷了?”

  “是。”

  “这样说起来,我们都不是外人。”圣母老太太眼望着空中说道:“老织造我见过两回,高高的个子,长隆脸,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和善的很,最肯体恤下人。曹少爷,我说得不错吧?”

  “我连我爹都没有见过。”

  答非所问,让圣母老太太一愣;齐二姑便在旁边说道:“人家曹少爷是遗腹子。”

  “喔,喔,对,对!”圣母老太太失笑了,自己拍了一下额角,“看我这记性。”

  “圣母老太太请安置吧!”曹雪芹很快的退后两步,一转身掀帘而出。

  第二天近午时分,海望的信又到了。这封信远比前一封详细,说是决定请圣母老太太在佟家过年,原因有三,第一是太后的病,有了转机,圣母老太太进京不必亟亟;其次是圣母老太太到京以后,跟皇帝母子相会,很难安排一个能不为人所知的妥当途径,如果暂时不见,则近在咫尺,竟缺定省,尤其是在岁尾年头,皇帝会更感不安,所以不如不进京;最后还有一个原因,皇帝怕圣母老太太未习仪注,打算找一个命妇来跟她做伴,也就是来叫她如何当太后?这件事当然也已在远离京城之处来办,比较适宜。

  “这可成了难题了。”曹頫大为皱眉,“重重曲折,话不容易说得清楚;而且有些话也很难说,咱们得好好核计。”

  “事情明摆在那里,非先将本意说破了不可,不然,光是在这里过年的话,就说不出口。凭什么走走不走了,既不在京,又不在热河过年,无缘无故来扰人家?”

  “说破了以后呢?”曹頫问说。

  “那只怕也还是照实说为妙。”曹震又说:“如今还不知道圣母老太太听说要进京当太后了,会是怎么一种想法?咱们先不必费这个心思,辛辛苦苦想出来一个主意,也许用不上。”

  曹頫点点头,“雪芹”,他问:“你有什么看法?”

  “震二哥的话不错。只是看怎么说。”曹雪芹想了一会说:“圣母老太太多年以来,只以为自己给打入冷宫了,就算儿子当了皇上,她似乎也没有想过会当太后。我看她是多少年一个人过惯了,忽然之间,黄袍加身,说不定会----。”他说不下去了。

  曹震却要追问:“会什么?你说!”

  “会,”曹雪芹很吃力的答道:“说不定会精神失常。”

  “你是说会发疯?那不成了‘儒林外史’上的范进了吗?”

  “这倒也保不定。”曹頫赞成曹雪芹的看法,“范进不过是中了进士,圣母老太太可是当皇太后,这分量又大不相同。”

  “既然四叔跟雪芹都这么说,那就小心一点儿好了。”曹震又说:“喜出望外是一定的,不过总还不至于像范进那样。”

  “真的要那样了,我可真担不起这个责任。”曹頫忧形于色的,“雪芹,你得多花点心思,一步一步来。”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