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21.身后难说忠奸事 看透昏君不与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3837 2022-12-24 16:27

  许久许久,那边再无丝毫声音,大概是那被求为说客的人在思考。

  终于屋里的另一人说话了。就听那人道:“将军何以认为,我可担当此任?”

  那被称作将军的道:“昔日,老先生曾为武英殿大学士,国之重臣,为国担责,惩治党人。

  当是时也,党人垢骂老先生依附阉逆,公报私仇,甚或天下学子亦不耻老先生之所为。信却以为,老先生正是为国为民,不以自身计耳。

  万历以来,党人结社,互为比奸。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党同伐异。为自身之名,相互攻讦;为党社之利,诬害社稷之臣。此风渐行,至今犹烈。江南才俊,争相入社,以此为荣。更有地方豪强,出财斥资,以养诸党,借其巨名,抗拒国家捐税。朝廷能至今日,皆党祸所致!

  老先生不计个人名利,委身魏逆,借阉党权势,惩结社之风,党社巨擘,俱皆俯首。老先生自身遭千古奇冤,社稷得一振之兴!倘当今能听得老先生之言,国家何至于此!

  再者,老先生家道殷实,不求俸禄名实,明知此举国人不解,仍不惧骂名,为国为之,实令信敬仰万分!”

  冯铨,王烁一下想起来了,这人肯定是冯铨!

  冯铨这个人,在明末和清初都是相当有名的,所以王烁记的。

  第一就是野史记载,冯铨年轻时因年轻气盛,得罪了东林党人,竟然被这些东林党在光天化日之下,于翰林院中给鸡**奸了,这东林党人有点不是东西。

  可冯铨更不是东西。从此他就和东林党人结了仇,依附了阉党魏忠贤,成为其得力骨干,疯狂迫害东林党人。

  魏忠贤有两大骨干,“内有涂文辅,外有冯振鹭”。

  涂文辅是太监。听隔壁那人声音浑厚,显然不是太监。

  冯铨字振鹭,当过大学士,是不是武英殿大学士王烁不记得了。但从另一人,咱们就全当这人就是李岩罢。从李岩对他的夸赞来看,这人应该就是冯铨无疑。

  这冯铨,据历史上记载,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当时的蓟辽督师熊廷弼,就是死于此人的栽赃陷害。而且,熊廷弼的儿女亲家,御史昊裕中也是他设计害死的。史载,这人还贪污受贿,正是因此而被弹劾罢官。

  他应该是奸臣啊,李岩怎么会和他搞到一起去了?而听李岩的口气,还挺佩服冯铨的。

  王烁有点蒙。

  不过,自穿越以来,王烁长了不少见识。他知道,历史书上说的东西,大多不可相信。

  看历史,你不能死看书,你得边动脑子边看,才能看出门道。

  就比如这冯铨,明史是党人编纂的,当然要把屎盆子往他脑袋上扣,骂他是奸臣。

  可近来许多人竟提出来,如果崇祯不罢魏忠贤,大明兴许就不会灭亡的那么快。

  为什么?因为只有魏忠贤能够压制东林党,冯铨有办法能够对付南方的抗税问题。有魏忠贤在,大明不至于让党人猖狂,不至于偌大的国家,连仗都打不起。

  由此就有人提出,天启皇帝热心木匠活,而把大权交给魏忠贤,并非昏庸,而是大智若愚……

  这些,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清初,以御史李森先为首的一帮言官,集体弹劾冯铨,还是明时那一套,什么贪污腐化,陷害忠良,甚至把大明亡国也赖在冯铨身上。

  奇怪的是,多尔衮不但没有治罪冯铨,反而把李先森一伙训斥一顿,罢免的罢免,降职的降职。

  崇祯接到弹劾,是立刻罢免了冯铨的,并且终身不用;多尔衮的做法,却完全相反。

  难道,多尔衮比崇祯混蛋?难道,多尔衮喜爱贪官污吏?

  从这些角度分析,冯铨这人是不是坏人,还真是很难说。

  正思想着,就听冯铨缓声道:“知我者,李信也!国家至此,非一日之弊也。当今昏聩,此一半之弊,左右皆党人,此另一半之弊也。

  昔日卢象升,国之大望!因杨嗣昌这卑鄙党人,小人掣肘,战死沙场。孙传庭亦如是。孙承宗,袁崇焕,皆国家可依赖之臣也,无奸党左右圣听,焉得死呼?如此济世之臣,倘有一人独存,得伸展其志,社稷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李信接话道:“是以,信恳请老大人,再次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尽力,消弭这场就在眼前之大祸啊!”

  冯铨似是在思考,半天方道:“君无恩则贤臣远避。北京那人实无信无义,无耻寡恩至极也!昔袁蛮子可谓忠心赤胆。闻京师危殆,人不食,马不秣,星夜驰援。疲敝之师,战敌酋皇太极于广渠门,胜之;再战之于永定门,大胜之,令敌酋含恨而去,毕其终生引以为耻。然则,袁蛮子得到了什么?磔刑啊!自古刑不上大夫,我朝亦有俗例,士大夫犯大罪者,尚可酌情,况一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国之重臣啊!如此之君,留他何用?

  非某惜身也,即使将军之主不进京师,江山又能保的几日?天下黎庶,又有何处可以安身?国家之运,由天注定。北京那位,早已惹的天怒人怨,你我逆天而行,未见得高明。”

  李信仍不死心,说道:“信惟图不致大祸,以赎信之罪也!”

  冯铨对道:“大祸将至,非人力可为也。”

  李信又多次请求,均被冯铨拒绝。

  最后,只听冯铨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吾心已冷,非斯人也,恕不能与将军同归。我倒要劝将军一句,不知将军肯听呼?”

  李信道:“老先生但讲无妨。”

  冯铨道:“将军即知所保非人,当早思退路。自古伴君如伴虎,将军即与汝主所思不同,则日久必定有所流露,到那时,恐有杀身之祸啊!”

  这一点冯铨分析的十分透彻,颇有先见之明,不失为一人才。也怪不得他在李自成进京后没投李自成,反而投了满清。原来,他已从这个李信嘴里,知道了李自成是什么人了。

  如此看来,这个李信,定是李岩化名无疑。

  两人又说几句,无法达成一致,便先后起身离开。

  还真让鲁小钰说中了,王烁要找的人,果真就自己来到了他的面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