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全家逃荒:我靠农科院富甲一方

正文 第213章:项家的光环?

  李三河说没有遇到其他流民。

  另外六人也都是这么说。

  大家听了,缓缓松了一口气。

  看来,他们曾经走过的这条路线,并没有其他的流民经过。

  “你们先住这风雨亭吧!”项青州道,“这风雨亭,是我们当初刚来这里的时候建的,也是在这里住了一阵子。”

  李三河等人都很感激,向他们表达了谢意。

  又有人问了他们这一路过来的经历,他们也都如实地说了。

  李三河这一批人的存活率实在太低了,八十二人仅剩七,不由让沧河村的人暗暗庆幸自己当初的幸运。

  至少,他们那个时候,有一半人存活了下来!

  现在仔细回想,不少人觉得,这是项青州的功劳。

  项青州作为领头人,带着路,让他们避免了很多凶险!

  或许,也有项晓禾的功劳,因为,她是“福星”呀!

  总之,在大家眼里,项家在其中肯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尤其是在有了对比之后!

  瞧,有项家在,他们有超过半数的人抵达了西沧!

  没项家,李三河他们则只有一成不到的人来到这里!

  由此可见,有项家与没项家还是差别很大的。

  相较来说,李三河那批人人数较少,但本身也有82人呢!穿越荒莽,比拼的并非人数,因为,没有特别需要人数来抵抗的不利因素!

  人们相信,哪怕他们当初只有50人,有项家在,他们最终可能也会有至少25人抵达西沧!

  人们对项家现在是有一种莫名的迷信。

  李三河他们的出现,更是让众人坚信了这一点!

  安置好了李三河等人,留了几个人下来关注他们,剩下的人又去忙碌着挖河道了。

  李三河七人在村里待了几日,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身体也恢复了一些,村里便给他们分配了位置,让他们自己盖房子,他们也就忙碌了起来。

  盖房的事,村里并没有帮忙,最多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些工具,让他们自己搞鼓。

  村民们忙着挖河道呢,哪里有闲空来帮他们?

  他们七人之间就相互帮助,拿着村民提供的工具,盖起了属于他们的房屋。

  一边盖着房屋,拿着工具敲敲打打,他们一边感叹:

  “没想到,沧河村竟然发展得这么好!”

  “是啊,都快赶上我们以前的村子了!”

  “这才一年而已,再过几年,这里只会更好!”

  “听他们的讨论,项家好像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呢!”

  “他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活着抵达这里,不正是因为有项家吗?我觉得,项家要是跟着我们,我们也不至于只有七个人活着到这里!至少,四十人应该是有的!”

  “没错,因为有项家,他们才避免了很多凶险,从而降低损失!”

  “唉,我们当初就不该留在那片绿洲,要是跟着大伙一块离开,或许,还能有更多的人存活下来。”

  “说来说去,到底是我们短视了,为了一时的平安,就选择留在了绿洲,结果……那里的资源,根本顶不住我们这么多人的消耗,终究还是得离开……”

  越说,他们越是唏嘘。

  沧河村多了他们七人,人数来到了215人。

  “葫芦半岛”面积还是挺大的,多了他们七人,也没什么大的影响。

  鉴于他们七人的情况,沧河村暂时也没有叫他们来挖河道,打算等他们安定下来了再让他们参与进来。

  反正这项工程要持续到明年春天,到时候肯定得让他们贡献一份力量的。

  不知不觉,就到年底了。

  河道的工程已经进行了大半,还有一小半,只能留给明年了。

  过去的这一年,是沧河元年。

  下一年,则是沧河二年。

  他们这里的日期,都是自己算的,准不准不知道,但相差应该不会很大。

  眼看就要新年了,项青州跟村里商讨了一下,打算放几天假,让大伙休息休息。

  忙碌了这么久,还都是干体力活,确实该休息一下了。

  对于这个提议,大家也都同意了。

  这个时候,李三河等人的房屋也已经修建好了。

  当然,他们的房屋修建得很简陋,对他们来说能住人就行,所以建得也就比较快。

  经历太多,能有个容身之所,用来遮风避雨,他们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当下,是先住下来,有需要了,再慢慢去改进、调整。

  今年的除夕,总算是有了一点氛围。

  去年刚来的时候,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谁又会在意除夕、在意新年呢?

  现在,一切大不相同了。

  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所以,今年的这个除夕,家家户户都有所准备——尽可能做出自家能够做出的最丰富的大餐!

  哪怕是王阿斗这种懒鬼,也特意给这天准备了一些肉。

  项家的晚餐也很丰盛。

  好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们穿越过来,也快两年了。”白凝溪感叹。

  他们是去年三月穿越过来的,等到明年三月,就有两年了。

  “是啊,这两年呢,大家都很辛苦。不过,也总算是苦尽甘来,熬过了这个阶段,后面,就是可以看得到的大好日子!”项青州笑道。

  确实,后面的日子,是可以看得到的。

  只要好好搞生产,搞发展,在前方等着他们的,就是大好日子。

  “好了,别扯那么多了,吃饭吃饭!”叶魏英拿起了筷子。

  大家也纷纷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这一晚,项晓禾睡得踏实。

  一觉醒来就是新的一年了。

  “沧河二年了啊!”

  她还有点恍惚呢!

  搞得一切好像就只是个梦。

  “禾禾,新年好!”

  早饭过后,卢洵就跑过来跟她拜年、道新年好了。

  她也回了一句新年好。

  “禾禾,你今天,可有什么打算啊?”卢洵问。

  项晓禾摇头,道:“没呢!”

  卢洵道:“要不,咱们去钓鱼?”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一块钓鱼了。

  项晓禾也没什么事,就同意了,然后拿着鱼竿,提着桶,与卢洵去了河边。

  大黄也跟了过来,在她旁边蹲着,注视着她抛入河里的鱼钩。

  卢洵的钓鱼技能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很快就钓到了一条。

  项晓禾转眸,看了看他钓到的鱼,还挺大只的呢。

  自己的鱼钩,倒是还没有动静。

  都说她运气好,可是,每次钓鱼,她却总是钓不过卢洵。

  这不,人家已经钓两条了,她的钩子却还是安静如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