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探险寻踪记

《探险寻踪记》正文 楔子(22)大清得玉玺

探险寻踪记 抱笔入梦 2723 2022-06-04 00:25

  二十八日,大军进抵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等人所驻牧的托里图地方,苏泰太后令其子额哲率众归附后金,到八月初三日,多尔衮获历代传国玉玺。

  多尔衮将这一喜讯报与皇太极,皇太极闻听大喜。

  当多尔衮得胜班师回朝时,皇太极破例出行百里之外,到辽河以西的阳石木迎接,并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接宝仪式。

  皇太极接过宝玺,抚摩端详良久,用颤抖的声音对众人说:

  “这可是历代皇帝所用的传国之宝啊”

  获得这枚玉玺,有了它,我皇太极立国称帝也是顺应天意呀!说什么都不能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此玺12.5厘米见方,皇太极时一直使用。皇太极得到这枚传国玺后,便开始了一系列政治攻势。

  首先将玉玺获得的理由写成敕谕,在其上钤用此宝,颁行满、汉、蒙古,用以说明“天命攸归”。

  其次将此玺的印样向朝鲜等国颁示。

  然后在盛京八门张贴同样内容的文告,以此笼络人心,从而形成了“天下一心”的局面,充分显示出皇太极卓越的文治武功。

  于是,深知皇太极心思的大臣们便纷纷上书,劝他早成大业,建立全国统一的政权。

  经过筹划,1636年4月11日,蒙古16部49贝勒及满、汉王公大臣拥戴皇太极接受“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建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

  皇太极紧紧抓住获取传国玺、社会舆论对其有利的时机,顺利地完成了满族后金地方性政权向大清统一国家转变的历程。

  “更得玉玺,符瑞昭应”是皇太极称帝的是顺应天意!,\而“钤用此宝,颁行满、汉、蒙古”并颁示朝鲜等国。

  皇太极急于通过玉玺的出现,来证明“天命攸归”于满清政权。

  玺文为”汉篆’制诰之宝’四字,“璠玙为质,交龙为纽,光气焕烂,洵至宝也”。多尔衮等见宝玺后甚喜,曰:

  “皇上洪福非常,天锡至宝,此一统万年之瑞也。”

  九月,后金军旋师回到沈阳。

  多尔衮把林丹汗的传国玉玺献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得到“一统万年之瑞”后,在众臣的拥戴下于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举行隆重典礼,宣布即皇帝位。

  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皇太极由中阶升坛,御金椅,诸贝勒大臣按左右序列站毕,开始奏乐,众行两遍三跪九叩头礼。

  左班和硕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和硕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和硕贝勒豪格,右班和硕贝勒岳讬、察哈尔汗之子额驸额尔克孔果尔额哲、贝勒杜度、都元帅孔有德,分别捧宝,按顺序跪献。

  皇太极受宝,交给内院官,放置在宝盒内。同时,进仪仗列于皇太极左右,众再行两次三跪九叩头礼。

  代善代表满洲、额哲代表蒙古、孔有德代表汉官,捧满、蒙、汉三种文体的表文,宣示曰:

  “我皇上应天顺人,聿修厥德,收服朝鲜,统一蒙古,更得玉玺,符瑞昭应,鸿名伟业,丕扬天下。

  是以内外诸贝勒大臣,同心推戴。敬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

  宣谕结束,又行两次三跪九叩头礼。

  用三种文体宣示,不仅是语言形式问题,更是一种政治象征。

  说明皇太极那时,就以准备争霸天下,不仅代表满洲利益,也代表蒙古利益,还代表汉人的利益。

  也就是说,崇德皇帝不仅是满洲的皇帝,也是蒙古的皇帝,还是汉人的皇帝。

  总之,皇太极是满洲、蒙古、汉人天下的共主,和当年努尔哈赤已大不一样。尔后,祭告祖陵,追尊先祖,大封功臣。

  十二日,皇太极分叙诸兄弟子侄的军功:

  册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贝勒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贝勒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贝勒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讬为和硕成亲王等六大亲王。

  又分叙外藩蒙古诸贝勒的军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