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锦衣天下

VIP卷 第四卷 第十九章 冠军(下)

锦衣天下 泣风尘 3931 2022-04-30 13:52

  【请牢记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张延秀被封为冠军侯的消息马上传遍了整个军营,对于普通的士兵和军官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张侯爷的为人很不错,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出手也大方,心里再为张延秀高兴了一阵后就又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了,士兵们如今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出征,什么时候进攻瓦拉人,瓦拉人还会不会向先前那样疯狂地反击,如果真是那样,士兵们想到这心里说不出的害怕,当初如果不是先锋军被团团围住,士兵除了死战到底就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三位总兵早就选择了撤退,如果三位总兵不撤退的话,士兵也会自己逃走。

  张延秀在回自己营帐的路上,很多人都向他贺喜,出于客气张延秀一一地回礼,结果走到自己的营帐后,手酸了,脸上的笑脸绷得紧紧的,感觉是抽筋了。躺在床上那自己恢复了一下,张延秀马上坐起来写了一封信,将自己受封之事以飞鸽传书快速送到父亲与岳父的手中,家里必须要为此事做好准备,没有人会想到子虚帝会突然在军中册封张延秀,张佐和徐敬业都只是猜测子虚帝会在大军返回京城后再封赏张延秀。

  “少爷,兄弟们都准备好了,现杀的小羊羔,还有四个会跳舞的瓦拉女子,美酒更是足够,现在就差少爷你这个主人了。”张承德乐呵呵地走进张延秀的营帐内,张延秀高升他心里是真的高兴,一得到消息马上准备了庆祝用地酒宴。当一切准备好后就来请张延秀。张延秀看着张承德那高兴的样子,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不是我高升了就狂妄了起来,而是真的有很多事情要考虑,皇上虽然封我为侯,却没有恢复我的官位。锦衣卫副指挥使的指挥连降两级,我现在已经不是锦衣卫副指挥了。张氏一门双侯何等荣耀,可在这荣耀背后又是什么呢?承德你有的时候应该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一点。”张承德听张延秀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也就消失了,换成了一副深思地样子,可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什么来,看着张承德那苦恼的样子。张延秀笑了笑,拍了拍他地肩膀说道:“好了,别想了,别让客人等急了,你去帮我应付一下吧,一定要让大家吃饱喝足玩够,快去吧,记得把饭菜让人送进来就好了。”张承德看了看张延秀。最后马上离开了,他知道他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得罪那些应邀而来的将领。

  酒宴在张承德的热情接待下很晚才结束,中途有个太监过来看看,见到酒宴中并未有张延秀他喝了几杯酒后就离开了,之后的几日子虚帝再也没有召见张延秀。但对于张延秀日常的种种很是关心,甚至还要派宫里的太监来伺候张延秀,张延秀赶忙拒绝了,而平日里张延秀除了正常的巡视军营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地营帐内,盯着描绘有草原全貌的简陋地图观看,明军中有专门绘制地图的官员,大明各地都有详细的地图绘制,但草原乃是蒙元余孽所控制,几位先帝用了百年时间才描绘出了这张简陋之图,具体的山势地形都无法从图上查出。

  镇北公北上追击数日。每日都按照子虚帝的要求传来消息。三万骑兵一路北上数日只是碰到了一些零散的游荡牧民,为了不拖累行军速度。镇北公只是命令士兵强征牧民的马匹和牛羊来补充军需,大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瓦拉可汗地踪迹,但镇北公可以肯定,瓦拉可汗就在北方,只要再搜索些时日就可以追击到瓦拉可汗和其身边的贵族,子虚帝同意了,并尽量派出人马护送辎重支援镇北公,鞑靼部落又派来了一千骑兵,因之前鞑靼骑兵损失惨重,为明朝立下大功,子虚帝送去了足够鞑靼各部一年所用的粮食、布匹和茶叶,但对于铁器依旧严格的控制,以免鞑靼人坐大。

  这日张延秀连续收到了从京城传来的两封信,一封是用飞鸽传书送来的,主要是关于张延秀被封侯地事情,信中只有四个大字,自重、太子!张延秀很快就明白了父亲和岳父的意思,自重是让自己不要过于骄傲,以免不小心得罪了皇上,留下隐患。至于太子二字就是要张延秀要继续与太子保持联系,并且不能再以兄弟朋友的情感对待太子,君是君,臣是臣,君臣有别!另外一封信则是说道镇北公的宏愿,张佐和徐敬业都先不考虑别的,而是直接先假设到镇北公追击瓦拉可汗后,活捉或击杀瓦拉可汗和俘虏大批瓦拉贵族之后的事情。瓦拉人没有了他们软弱的可汗,也没有了那些怕死的贵族,并不代表他们会乱成一团,明军的追击一定会出现落网之鱼,只要是拥有成吉思汗的血脉,坚强活下来地瓦拉贵族就可号召起其他地瓦拉部落,与明军对抗到底,采用瓦拉人最简单的战术,打了就跑,一有机会就偷袭地方式,瓦拉此次之所以失败得如此惨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太骄傲了,用的全部都是硬碰硬的打法,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无论敌人强弱,都先以游击偷袭之法消耗其实力。

  虽然瓦拉无法被平定,但其对朝廷的危险将会变得十分微小,可之后呢?张佐和徐敬业算来算去,以大名朝如今之赋税,除非大明所有百姓一人多交三成赋税,宫中内库削减一半用度,户部各种支出削减三成费用才勉强可以出兵收复河套平原与大同以北的大批草原。收复并不等于占领,如今大明完全可以轻易占领这些地区,但如果要收复,使其成为大明国土,并加以控制,那必定要先迁移大批百姓进入这些地区,大明百姓念土念家,除非没了活路否则绝对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人离乡贱,强迫迁移所将激起很大的民怨。

  强迫迁移之后朝廷就要付出一笔银两用来赔偿移民,帮助移民重新开垦土地,建立家园,移民所迁之地在三年内是无法达到自给自足之能力,朝廷还要每年输送大量粮食到北方以防止饥荒,如此众多的花费还不是朝廷将要付出的最大支出,朝廷所要付出的最大一笔银两乃是用来修建坚固的要塞城池,并派兵驻守之费用。要保护迁移的大明百姓,保证朝廷对所收复之地区的绝对占领,没有坚固的城池和要塞,还有大量的士兵是不行的。坚固的城池和要塞可以存放大批军用物资,防止以骑兵为主力的蒙元余孽之进攻和掠夺。草原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擅长骑射,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倘若驻军过少则无力对来犯的蒙元余孽进行反击,保证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数量庞大的驻军,而数量庞大的驻军就意味着每年高额的军饷与军费,北部草原乃是苦寒之地,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士兵每月所得军饷必须是平常士兵的两倍。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银子的问题,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那么当太子登基之时,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国库空虚,内库用度不足,各地民怨沸腾的局面,不仅是张佐和徐敬业,张延秀也认为太子是绝对不愿面对这种局面的,太子他只想做一个守成之仁君。张延秀很是无奈,他没想到开疆扩土之宏愿将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更何况现在镇北公还没有追击到瓦拉可汗,能否成功亦还是一个问题,张延秀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慢慢地将两封信烧掉,他本身就明白一件事,朝廷目前国库内所存根本只够战后所用。先前的京城保卫战情况虽然十分危急,但实际阵亡之将士并不多,朝廷并不用付出太多的抚恤。此次北伐先前一直站伤亡过十万,并且全部都是登记在册的士兵,按照最低标准一人二十两银子的抚恤,朝廷就要付出两万百万的抚恤金,而所有人都知道子虚帝是不会只拿出这么少的银两的,事关军心士气。不仅是抚恤要用到大笔银两,对于有功将士的奖赏也需要大笔的银两,战后能够保持国库的正常运转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想到这,张延秀马上写了一份折子,建议皇上在抚恤阵亡士兵之时以部分粮食替代银两,一次抚恤给阵亡士兵的家属一定的银两,然后再接下去的十年时间内,每月派发给各家阵亡家属一定的粮食,以此来显示皇恩浩荡,大户人家不在乎粮食,他们在乎的是银子,但阵亡士兵大多都不是大户人家,小户人家所在乎的是粮食,银两是存储起来在急用钱的时候才拿出来的。朝廷并不缺粮食,有些粮食还会放到发霉烂掉,朝廷缺的是银两,如此一来就可以为朝廷不用一次付出大笔的银两,同时保证了阵亡士兵家属在十年内的基本生存条件。

  【……第四卷第十九章冠军(下)--绿@色#小¥说&网--网文字更新最快……】@!!【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