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星族战史

《星族战史》正文 第15章 微观世界里的战争

星族战史 自走炮舰 3853 2022-04-30 12:12

  当古林的大脑死亡以后,仪器被关停,抑菌射线也被关停。此时,陆续就有各种类型的细菌开始在药液中生成。

  细菌们刚一诞生,就身处满是恶意的强杀菌环境之中。绝大多数的细菌,还没有得到成长就被立即杀死。

  然而,由于环境的适宜,细菌们还在继续诞生。诞生、被杀死,这个过程永无休止。

  在这个过程中,终于诞生了一些极为独特的类型。

  这类细菌,拥有在杀菌药液中短暂生存的能力,拥有极速汲取药液中的营养成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懂得躲藏。

  它们迅速地钻进了别的细胞、甚至是同伴的躯体之中,从而找到了可以暂时减轻杀菌药液杀伤力的“掩体”。

  当然,能够钻进别的细胞中藏起来的细胞,也是经由了残酷考验的类型。它们恰好具备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它们足够小,或者能够主动缩小。这些细菌的直径都在10微米以下,有的甚至不足1微米。在这种前提下,它们才可以钻进别的细胞里去。

  二,它们拥有极高的战斗技巧。这是因为,任何细胞,都会本能的与入侵者发生战斗,这种战斗直接就是你死我活的。很显然,这类细菌都打败了它们所入侵的对像。

  三,它们懂得最快速的融合技巧。当入侵的对像被杀死之后,死亡的细胞的细胞壁就会松驰下来,形同空门大开的城堡。此时,入侵的细菌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死亡的细胞展开融合,二者合为一体。从而重新控制细胞壁,坚固防线。很明显,这些细菌也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杀菌药液是人类特制的,自然是威力无穷的。任何细胞的细胞壁,都无法避免杀菌药液的渗透,区别只是多多少少而已。所谓的“掩体”,也只能为藏在里面的细菌,暂时争取一些时间而已。

  对于细菌们来说,有了这暂时的一点时间,却是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它们中间,有一些细菌的进化速度特别快。它们飞快地汲取营养液中的养分,飞快地在自己体内分裂繁殖出下一代。这些新生成的一代,在抗药性上,比父辈要强许多。一代又一代的进化之后,它们最终成为了不再惧怕杀菌药液的新细菌类型。

  当然,父辈残忍好杀的特性,也被子辈们所继承。子辈们都会努力地钻进同伴的身躯里去,杀死对方。最终,子辈们要么逃出父辈的躯体,前去攻占别的细胞;要么就被别的兄弟杀死,只胜下一个胜利者。

  这个胜利者还会杀死父辈,从而融合父辈的躯壳。

  当易晖的大脑被放入古林的大脑遗留下来的药液后,易晖的脑细胞直接就处在了最为恶劣的战斗环境之中,对手是一群充满进攻精神、富有战斗技巧、富有生存智慧的细菌。

  只不过,生物体在活着的时候,其免疫系统同样是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这套系统最善长的,就是调动整体的力量防御敌人。大多数时候,细菌们都被挡在了免疫系统设置的防线之外。即使有极少数细菌钻进了活性脑细胞,也只是落了个同归于尽的下场。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易晖的大脑的脑细胞已经彻底死了,脑部免疫系统自然也就崩溃了。

  细菌们立即就轻而易举的占据了这些死亡的脑细胞,它们马上就进行了“融合、分裂繁殖、自相残杀”这样的过程。

  由于脑细胞已死亡,对外的抵抗战争就没有发生,脑细胞的原始结构就没有受到任何破坏。重新占领它们的细菌们,基于来自祖辈的生存智慧,也没有去破坏原始细胞的一切结构。他们选择了与原始细胞进行完美的融合,成为已死细胞的遗产接管者,行动指挥者,而不是愚蠢的破坏者。

  如此一来,从宏观上看,易晖的大脑依然维持着“原状”。

  然而在微观上,那些死去的脑细胞,已经变成了新类型的活性细胞了。从来源上看,它们就是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胞”。

  病毒细胞们拥有多种多样的种类,它们有着天生的强烈危机感,攻击欲、进化欲、防御欲都是深入灵魂的。它们不但在自己的细胞体内让子辈们战斗,也在细胞体外,与别的任何细胞进行战斗。

  无数的病毒细胞,在战斗过程中被淘汰。剩下的,也只是暂时生存。一旦它们的子辈们在进化竞赛中落后,那么,在下一轮的战斗中,它们的血脉传承就将断绝。

  在易晖的培养槽里,始终维持着最高浓度的活性药液。这对于病毒细胞们来说,不但全无杀伤力,反而是最好的生长环境,刺激着它们飞快地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进化。每一轮进化,病毒细胞们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一些。

  经过无数轮的进化与战斗,幸存下来的病毒细胞们,都成了旗鼓相当的对手。它们谁也没有办法消灭谁,只能各自占据自己的细胞作为地盘。虽然内外都还在继续撕杀,细胞与细胞之间,却已经达成了一种“我攻不过去,你也攻不过来”的暂时性平衡。

  微观层面的平衡被达成,从宏观上看,易晖的脑域就再次变得平衡而有序。

  脑域的结构,决定了其内部各部份活性细胞的活动规律。

  这正如风车,无论其叶片和支架是木制的、铁制的、甚至是瓦片搭成的;只要它的结构还是风车,那么,当有强风吹过,它就会因为风阻推动叶片,不可避免地转动起来。所区别的,只是在不同的材质之下,风车转动速度有快有慢而已。

  那些由病毒细胞所形成的神经元,先后产生了趋势性的生物电。这些生物电,有一些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交流。这些生物电的交流,产生的就是人类的思维活动。

  这样,易晖的大脑重新“活”了过来。

  脑域强化仪器的指示灯,客观地证明了易晖脑部死而复生的状态转变。

  熄灭已久的绿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逐一亮起。最终,七颗全亮。

  同时,红灯逐一熄灭,直到只剩下最后一颗时,它顽固地始终亮着。

  在此期间,如果有人戴上头盔,他将听到的是如下警告:“警告,药液中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实验体已被彻底污染!建议放弃该实验体,并清空所有药液!”

  所幸,在后面的两天里,曾莹每天都只是匆匆忙忙地进入实验室一次。每一次,她都是例行公事:首先,标示出那些已经彻底关机的失败者,将那些仪器的实验数据传入总控电脑备份;然后,向勤务机器人下达清理对应仪器的命令。

  做完这些,她就会匆匆地离开。

  没有人发现易晖所在仪器的异状,这使得易晖这颗堪称“全是病毒”的大脑,得以幸存下来,并继续进行着未知的进化。

  这是人类历史上,堪称前无古人的病毒大脑。由于没有任何人知道它的形成条件,它多半也将会是后无来者的。

  至于它到底会有什么作用,谁也不知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