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类地行星征服战

《类地行星征服战》正文 征途上的阴谋(一)

类地行星征服战 孙帝洁 2900 2023-02-18 10:24

  5年又过去了。飞船继续默默地飞行着。

  这天到了尹牟和二苏醒的日子。休眠舱慢慢地开启,尹牟和二缓缓地起身走了出来。

  尹牟和二的脸色有些惨白,走起路来也有些摇晃,这都是长期休眠造成的。不过尹牟和二的大脑运转,却一点也没有受影响。他还清楚地记得上一次休眠时自己所思考的问题。

  尹牟和二是一个狂热的爱国者,满脑子都是日本岛国所特有的危机感。为大和民族寻找未来的出路,这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他很敬佩世界历史上那些参与了地理大发现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有时在读历史时,不禁扼腕叹息,为什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西班牙人而不是日本人?要不然,那广袤富饶的美洲大陆,就会是大和民族的辉煌之地,而不会存在日本的死敌米国(即美国,日本人称之),更不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惨剧了。为此,他痛恨日本历史上的丰臣秀吉。这个愚蠢的家伙,只知道向西去中国开拓,去挑战依然强势的明朝,最终兵败名裂,更耽误了在美洲、在世界范围开疆扩土的大好时机。而与他同时代的欧洲人去发现了新大陆并开拓之。如果当时丰臣秀吉决定向东开拓,那将会是什么样子?

  “穿过那万顷波涛,帝国光芒,万里照耀……”

  一想到此处,尹牟和二不禁心潮澎湃,竟然哼起了二战时旧日本海军的战歌。

  他踱到飞船的控制台前,透过飞船的舷窗向外望去,外边依旧如几年前一样,无穷无尽的黑暗,只有远方的恒星还在微微地闪光,带给尹牟和二心里一丝的希望。还要飞多久?会发现什么吗?面对未知的前景,尹牟和二叹了口气,他开始低头检查各项仪器仪表的显示,确认一切正常后,起身又在狭小的空间踱起步来。

  也许是狭小的空间和孤独的环境更能让人展开联想。尹牟和二设想着此行的未来。

  如果能够找到适合地球人类生存的类地行星,那我尹牟和二该是世界莫大的功臣,是新的“哥伦布”而名垂青史。而由于有自己的参与,大和民族势必将获得一块新的发展空间,那将远远大于日本列岛,从而使得束缚大和民族发展的各种困境迎刃而解,我尹牟和二就是再造大和民族的功臣啊!

  如果那是一片已经有生物居住的地方,甚至是人类,又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可能他们已经有高于我们地球的文明,而使我们无法征服他们,那么……就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就象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那样,引进米国的科技来迅速发展日本,占据地球文明的顶峰,傲视群雄。

  可要是他们还是处于原始状态呢?尹牟和二想到此,不由得心里一阵狂跳,他想起了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陆征服阿兹特克人的过程。他一向认为,如果大和民族得到那样的机会,一定会做的比西班牙人更好,绝对不会给后来的英国人以机会,而是用一种语言、一种文化而统一美洲大陆,南北美洲成为一个国家,那就应该是“大日本第二帝国”?哈哈哈哈,想到得意之处,尹牟和二不禁狂笑起来。

  狂笑中,他的眼角一瞥,突然看到了1号休眠舱,想起了那里还休眠着一个中国宇航员,不由得皱起眉来。他打心眼里讨厌中国人,更看不起中国人。他始终认为,二战时如果不是米国的参战,仅凭中国人是战胜不了日本的,他们不过是投机取巧之徒。

  而中国的迅猛发展更是令他不舒服,他觉得日本站在中国这么一个体量巨大的邻居身边,自身的光芒完全被中国遮挡了。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这也是促使他参与这个探索类地行星的因素之一。

  至于与这个中国宇航员做搭档,完全是不得已的事情,又是米国的一个阴谋。他们在宇航委员会里率先提出这样的建议,其他国家不得不予以配合罢了。一想起米国,尹牟和二的心里就是一阵绞痛。其实,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最痛恨的不是中国,而是在其本土扔了二颗原子弹的美国。虽然米国因为反*共和冷战的需要,最终容留了军国主义,但美国战胜日本并且扔了原子弹,这是世仇!是大和民族的奇耻大辱!只是美国一直拿捏着日本的要害,令其敢怒而不敢言而已。这次非要安排一个中国人做自己的搭档,又是米国企图控制日本的一条毒计,上的一个枷锁。

  米国人这么设计……尹牟和二突然想到,那么将来一旦发现类地行星,中国人岂不是又要和我日本做邻居了?这可怎么办?

  现在就把他干掉……?尹牟和二突然心头闪出了这样一个念头。可随即这个念头就被否定了。这倒不是什么良心发现,只是他想起了出发前飞船设计师在讲解飞船操作时讲的注意事项,其中有一条就是:根据国际宇航委员会关于此次探索活动的规定,任务必须有2人同时完成。如果中途有1人发生不测,探索任务将予取消,飞船将自动终止任务,返回地球。飞船监测系统时刻在监测着2人的身体状况。如果1人的生命体征消失,则飞船将切断手动操作,转入自动返航模式,返回地球。其目的仍是防止出现一旦发现类地行星,而被一国独吞的情况发生。因此,出发前,甄选的宇航员不但国别加以注意,身体情况和年龄的匹配也是重要指标之一。

  至于一旦发现类地行星需要1人登陆,1人居留飞船中进行监视和协作的问题,飞船也做了妥善的设计——当需要1人离开飞船时,单独离开的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否则飞船仍将认为1名宇航员已经死亡,而启动自动返回模式。

  尹牟和二一想到这个就很头疼。这肯定还是米国人处心积虑的设计。因此他在前些次苏醒时,曾试图进入飞船的控制系统程序中破解掉这个设置,可每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在天量数据的程序中,梳理出脉络并破解之,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看来是达不到的,尤其是涉及飞船控制与安全的核心程序。这让他有些灰心丧气。

  好在这个中国人并没有觉察他的秘密行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