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血契三生

第四十七章 返老还童

血契三生 隋意麒麟 4157 2022-12-31 12:13

  盛夏的景家大院反常地冷清,只因为院里少了一个人

  ——景家管事的四儿媳骊儿。

  景四爷原先被皇上器重,官升三级。可惜自收到圣旨起,身子就没好利索过。

  夫妻两个只有姝儿一个女儿,却不知是何缘由,前些日子小小的就夭折了。

  向来比个男人还能干的骊儿,几天里就老了许多;景四爷的病更是雪上加霜,一天比一天病得沉,眼看好不了了,只得忍痛跟朝廷辞了官。

  姝儿离世没几天,两个人简单拾掇了几样东西,只带了姝儿贴身的奶妈,丢下一个景家在身后,匆匆离开了京城回老家去了。

  那骊儿平日里在景家大院忙上忙下,声音大,人又招摇。她人在的时候不察觉,等一走,景家像是空了许多。

  想当年景四爷在朝廷做官,又得皇上赏识,一人得势,全家沾光。现下景四爷辞官为民,景家少了后台,众人说话做事也都收敛些。

  景四爷和骊儿住的一个院子空着,渐渐地生出些荒凉的气息。

  景老太太不顾儿子们的反对,执意带着平儿和采桑两个搬进去住。

  被老太太放虎归山,住在别院的景三爷也被叫回来,跟母亲俩个同住在骊儿家的小院。

  平儿有一天正玩得开心,忽然就冒出一句奇怪的话来:“奶奶,骊儿婶婶是您的克星。”

  唬得采桑想去去捂他的嘴。

  “谁说不是的?骊儿婶婶不在,您的白头发都变成黑的了。”

  听见这话,采桑心里一惊,看一眼景老太太,果真如此,老太太的白头发不见了许多。

  老太太哭笑不得,只好回他一句;“傻孩子,奶奶会法术,能将白发变为黑发,还能长生不老。”

  平儿不说,采桑还不曾留心,这一说,仔细看时,别说是头发变黑了,就连脸色也红润了许多,像是年轻了许多。

  景老太太身子骨向来不大好,每天靠一副药养着。从前配药煎药的,从来是骊儿操心,现下骊儿走了,只有叫采桑来招呼着。

  新来的厨子叫陆婶,是老太太找来的。烧得一手好菜不说,做得一手好糕饼。为人勤谨谦和,很得下人们的喜欢,就是采桑和小少爷平儿两个,也喜欢围着她转。

  景三爷虽搬进来和母亲两个人住,却很少见着。景老太太许是年岁大了,又叫小儿子一家伤了心,没心思管老三,任由他天马行空的玩去。

  却只字不再提什么“闲游浪荡子”的话,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倒是他的贴身小厮小云子时常呆在家里,和景老太太屋里的小墨子两个年岁相当,人又活泼话多。一个院子渐渐有了生气,慢慢活络开来。

  一园的花草树木,一扫前些日子的枯败,活泼泼地开着花,结着果。

  说来也奇,景家四进的大院里,每一个院子都种得有一棵石榴树,唯独只有四爷院里的这一株长得好。

  挂的果又大又甜,到了中秋,齐齐地摆在桌上,最得众人喜欢。

  尤其是景老太太,到了挂果的时节,每天到院子里溜达一圈,最后来到树底下,看一眼哪个果又长大了,哪个好些时日都不长。

  骊儿曾经笑话她:“一棵树上的果子,哪有这个长那个不长的,是您老人家不一样的喜恶,看得顺眼的觉着什么都好,看不顺眼的什么都不好。”

  想起骊儿,景老太太深叹一口气。习惯了和骊儿朝夕相处,习惯受她服侍,走到哪里都是和她相处的情景,心里想的总是“骊儿怎么说的,骊儿又怎么做的”。

  骊儿就像是院子里的空气,无处不在。

  这天景老太太想着心事,从石榴树下经过,一只小猫从石榴树上跳下来,吓了她一跳。

  往树上看时,总觉着哪不对。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您昨儿喜欢的那个石榴,今儿不见了;您前儿喜欢的那个石榴,今儿也不见了….”

  跟在她身后的平儿,嘴里含着吃的,话也说不清,老太太只听见“石榴...不见..”这几个字。

  见老太太瞪着跑开的小猫,采桑笑了:“老太太,您老糊涂了,不是这小猫偷的,世上哪有小猫爱吃石榴的?”

  老太太也好笑。

  招小云子和小墨子俩个来,叫好生守着,“看谁胆大包天,敢在老太太眼睛底下作祟。”

  小云子和小墨子两个听话,轮流守在树下。可惜白费了功夫,三天过后,石榴仍不见了许多,却没找着罪魁祸首。

  这天上午,太阳刚出来还不算太热,景老太太跟采桑两个围着院子逛一圈,离石榴树还有几步远时,那猫又窜下来,还连带捎了一个石榴下来。

  采桑仔细看一眼树背后,悄悄指给老太太看。

  那树背后躲着一个人,身上穿的衣裳跟石榴树的颜色相近,若不是采桑眼神好,那人的影子又落在地上,哪里会发现得了?

  听见采桑喊出声来,这人知道藏不住了,站起身来,却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你是饿的吗?这石榴还不熟,又不能吃,摘了不可惜么?”生怕吓着孩子,采桑好言好语地说。

  “我练功夫来着。”

  小姑娘见众人不信自己说的话,“噌”一声腾上院墙,将一个石榴摘下来,又往旁边扔去。

  小墨子觉着奇怪,探上墙一看,险些笑倒在地上:

  ——墙那边光秃秃的一株树杈上,挂满了石榴,有的已经干瘪了。

  正说着,景大爷院里看家护院的有财师傅来了,说这孩子是自家的。见闯了祸,恨不能当场揍她一顿。

  “您说什么?您家的闺女?”采桑不信,过去揭开那孩子头顶上的帽子。一头青丝像瀑布一样垂了下来,果然是个俏生生的小姑娘。

  见这闺女也不认错,头扬得高高的,一副倔强的样,景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有财哪,你这闺女我喜欢,收在我屋里,和平儿一块养着。”

  有财谢还来不及,哪会有不答应的,说是领回家拾掇干净了送来,景老太太一口就回了他。

  “我屋里什么没有,采桑自会管她。”老太太老怀大畅,一扫连日来的晦气,好孩子好孩子地叫着,问有财师傅孩子叫什么名。

  “我叫梭儿!”那孩子嘴可甜,声音又好听,冲着景老太太咧嘴一笑,一张脸上放出光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