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醒世游戏

章节目录 第25章 寂静年代(四)

醒世游戏 渔歌 4998 2022-12-23 22:02

  陈诚在拿着这一大叠东西重新去找老人的时候,后者正在公园里学着一群老年人做健身操。

  “啊小陈?是你啊?你待会……坐会儿,我跳完这段再说。”

  陈诚点点头,在上一次两个人见面的那个断了腿的石椅上坐下,他注意到这群老年人用的收音机是老式的,又大又重的那种,公园里的榕树很大,盖住了外头繁华街景,一瞬间,陈诚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的场景,也是这种老式的收音机,班主任年纪大了,关节不好,班长带着两个人才拎得动,搬到教室里的讲台上,每当到这个时候,整个校园里就只剩下那段慷慨激昂的女声。陈诚还记得那个开头——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时至今日他已经忘了“为革命”是什么样的一种姿态,在时间漫长的河流之中,有些东西被结成了冰,大块断裂下来,砸在自己头上。好比眼前颓丧的公园一隅,也只有一隅了,那句当下盛行的话怎么说来着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时代的结束。

  陈诚发呆不到一会,老人从队伍里面走出来,看上去很兴奋的样子,脸上带着红晕,她走过来问陈诚:“你看上去有心事?”

  陈诚笑了笑,瞥了自己手里的东西一眼:“您看上去气色比先前好得多。”

  “是睡眠的功劳。”老人心情很不错,有与人倾诉的想法,“最近我总算是发现了,充足睡眠对一个人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饭量也增大了不少。你们年轻人就该少玩点,多睡点,要不看上去,比我这个老人还要憔悴。”

  陈诚扬了扬手里资料:“我今天来,是为了这个。”

  “就知道你回来。”老人坐了下来,摆摆手,“你有纸巾吗?”

  陈诚摸摸口袋,递给了她。

  “人老了,稍微动几下就出汗。”

  “您很喜欢说自己老了,这是不对的。”陈诚说,“心理暗示对于体能上的强弱影响很大,您现在看上去还很有活力。”

  老人笑了起来,陈诚注意到她眉眼间难以掩饰住年轻时候的那抹英气,他突然觉得性格来讲上她理应是个很强硬的人,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太多痕迹,把属于眼前人的光环都夺走了,留下一句衰老褶皱的躯壳,陈诚不知道在她身上经历了什么,但那份咄咄逼人的神色被安置起来之后,这个看上去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人,如今坐在自己对面,像擦拭自己的伤口那样,缓慢地,把额头上的汗水一点一滴地抹擦干净。

  “老头子给你的东西,都看完了?”

  “没有。”陈诚摇摇头,这一段时间他很忙,把手头的咨询者都打发完之后才抽空看了一部分,其中一半以上的东西,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陈诚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端详。

  “老头子留下来的东西不多,他讲的故事只写到一半就没了对?”

  陈诚点点头。

  “另一半的故事在我这里。”

  “听说您在以前是一名天物理学家?”

  “网络上的资料告诉你的?”

  “是。”

  “现在可不比以前,铺天盖地的电子设备,要查清楚一个人的信息太简单了。”老人感慨一番,“不过小陈啊,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明白了。有些东西,不如这里储存下来的多。”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这就是我为什么来找您的原因。”陈诚点头说道。

  “这就对了,老头子没讲完的故事,让我接下来往下跟你讲。”

  “冒昧问一句。”陈诚突然想起了什么,“请问您当时本人就在研究院之中吗?”

  “你说的是1970年后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是的。”

  “我就是叶美英。”

  陈诚愣了一下,网上能查到关于眼前这位老人的资料很少,他只知道她姓叶,却没有和故事里面的人物联想到一块去。

  “怎么着?是不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是有点。”陈诚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没必要撒谎。同时他也觉得,自己是一个硬生生被扯进来的局外人,颇有点旁观者不怕事闹大的味道。

  在叶美英向陈诚讲诉那段网上没有公开的事迹之前,她还跟陈诚列举了一本书。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那本介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的书籍?”

  “没看过。”陈诚摇头。

  “有时间的话,你应该去看一看的。这本书很有名,很多业界内的人士都把它看作是中国物理学发展的一座丰碑,上面精确到了很多人很多项具有创造性的发明,它的作者,也是老头子的好友。早走了两年,现在老头子也下去陪他了。”

  “请您节哀。”

  “好了,人老了难免话多。”叶美英笑笑。“我们现在开始往后的故事。”

  于是就在这个阳光洒进公园一隅的下午,叶美英重新整理了记忆,和陈诚讲了那段早些时候被尘封起来的往事。

  方候淳进入研究院核心之后,一开始他是处于一种的状态,因为他的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操作,很多东西他都是从书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实质化投入操作之中他还是一头雾水。这就导致了很多方面出现了人力上的空缺。这个时候叶美英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她本来就是所有实践操作上的掌舵人,很多决策都是她先行决定并执行,而后才上报上一级的。方候淳由此佩服她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起码从那个时候的情形来看,这种果断别人的做不到的,也因此,他们撞上了很多次对于实验数据的捕捉,这些数据纵然是美国更高一等设备更好的人造卫星也捕捉不到的东西,恰恰就给他们拿下了。方候淳向来都觉得,这不是运气所能左右的事情。

  叶美英对方候淳很关照,她手把手地教他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有时候方候淳脑袋笨,一时间转不过弯来,对方也从来不会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这让他非常感激。在他眼中,叶美英是一个亦师亦友的存在,她有当老师的耐心和天赋,也有当朋友的关怀和体贴。这也是方候淳第一次感受到除了家人以外的温暖,他由此更加力地去钻研。

  很快,方候淳就感觉自己从一个瓶颈里透过气来了,他发觉自己对于图形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感觉,好像那些图形在他脑海中,会自动转化成各项代码和公式。一开始他以为自己是钻研过多,因此有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数据结构来的直觉。就好比普通人看见一加一就会立马知道其计算结果等于二,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非常容易的数据转换。

  一开始,他谁也没有说,只是一心钻研。

  直到有一天,他有问题去请教叶美英的时候,当时的难题里有一道三维的几何图形,叶美英那笔起来论证,方候淳却在下一秒,直接说出了最终的公式,这让叶美英呆了一下,后者吃惊地看向方候淳:“你算过了?”

  “没有。”方候淳摇头说,“我看出来的。”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叶美英简直不敢置信,她一开始把对方招进来核心的时候,一是看重他勤学,吃苦耐劳的好质,二是在核心区域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有时候多一些年轻人,不乏会有让人脑袋灵关一闪的时候,早些时候的叶美英,已经把对方看成了自己思维突破上的衬托者,然而现在情形好像变得更加微妙了。叶美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不经意间挖掘出了方候淳这样的天才。她不知该用何种语言去形容,为此她坐了不止一次的证实:她把很多非常复杂的三维立体图形拿出来,给方候淳看。有些图形是她随意画出来的,有时候根本无法求解。

  几乎每一个图形,方候淳前前后后花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能够读出深浅。有些叶美英直觉上觉得没办法求证的东西,方候淳却证明出来了。当然这是一个直觉,方候淳的思维总是跳跃性的,这省略了中间非常多的步骤,叶美英拿回去求证,结果发现,方候淳是对的。

  从此叶美英便从心底确信了:方候淳是一个物理上的庸者,但他却是一个数学上的天才!这种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她这一辈子怕是第一次见到,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的人了。更重要的是,方候淳有那种老一辈的物理学家所没有的激情,很多人畏首畏脚,害怕一旦踏进去就会让自己灰头土脸的雷区,方候淳都毫不犹豫地踏进去了,在这些版块上,方候淳把自己的各种数学才能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他甚至在那个时候就在猜想:人体自我意识的机制是否跟微观层次的量子化运动有关。他撰写了一些论,无一例外都拿给叶美英看了,他的思想超前,论证依据几乎让叶美英大感震撼——她回想起自己很久以前的这种相同层次的震撼,还是来自于研究广义相对论那会。

  倒不是说方候淳的成就和智力足以和大师级的人物比拼,只是这些方面,几乎是常人经常接触到,但却有难以想到的东西。人越是往上走,才越能理解自我的局限性。这种突破,是她所办不到的。

  叶美英后来用了四个字形容对方,那就是:另辟捷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