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船

49、神秘的铜镜

唐船 唐船浩瀚 6957 2022-10-23 17:36

  王冲和郭奕一直被软禁在琉球国驿馆,师爷几乎隔两天就来通报一次情况。

  七月十五中元节过后,师爷陪着陈申又来了,给他们讲起了安里河畔放河灯的热闹场面。

  等师爷把话讲完,郭奕立刻意识到林一官可能跑了,讲道:“你马上回去告诉所司代大人,速派人传讯林一官。”

  “为什么?”师爷问道。

  “为什么?林一官已经跑了!”郭奕厉声答道。

  师爷摇了摇头,笑着讲道:“上百名官兵和差役把林家酒坊及附近的村庄看得严严实实,就算林一官插上翅膀,也逃不过这么多人的眼睛。你们不用找着急,再等上数日,派往京城的使者就该回来了。”

  “昨晚我也在安里河畔放河灯,确实没有发现林一官的踪迹。”陈申讲道。

  王冲知道,眼下还不能与琉球官府把关系搞僵,也担心连累到陈申,便劝道:“陈掌柜,你就不要管我们了,经营好你的生意要紧。”

  师爷也劝道:“王千户说的是,陈掌柜,你就不要瞎参合了。”

  陈申为报答林道巽之恩,希望能协助王冲将林一官捉拿归案,答道:“堺町的生意我已交给了文静负责打理,这孩子天生有经商的头脑,也十分勤快,我还是留下来帮帮忙吧。”

  无论怎么劝,陈申还是执意留下帮忙,王冲和郭奕也是十分无奈。

  等师爷和陈申走后,郭奕讲道:“冲儿,今晚一定要想办法出去,我们不能再等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相信琉球官府一旦坐实林一官的罪名,绝不会轻饶于他的,可是,我们今后少不了要和琉球官府打交道,起码表面上不能把他们给得罪了。”

  郭奕深情地依偎在王冲的身旁,认真地点了点头。

  “奕儿,如果林一官已经跑掉了的话,你觉得他会逃去哪里?”

  “我估计他还会回到日本,严世藩运来的那些财宝都还在那边,日本有很多狼子野心之人对大明虎视眈眈,他们也需要林一官这样的走狗,这二者勾结在一起,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郭奕答道。

  “如果将来日本挑起战争,琉球国的态度将会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得罪琉球官府,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倭寇才是上策。”

  “冲儿,对狼子野心之人,决不能以常人视之,那些日本大名领主要多坏有多坏,对他们这些豺狼更不能有任何恻隐之心。”

  在这段日子里,陈申继续留在首里城,协助被软禁在国驿馆的王冲和郭奕,此时,远在日本堺町的林文静,生意正做得风生水起。

  堺町码头之上,一群装卸工正在将一包包棉布运上商船,弥次郎在船舱里忙着摆放,累得满头大汗。

  文静对前来送行的许灵儿讲道:“姐姐,等陈掌柜回来,心里一定会乐开了花,这船棉布至少能赚到五百两银子,呵呵。”

  “文静,你真的很能干!”灵儿夸奖道。

  “呵呵,我这一走,差不多就得一个月,还想在关东一带多交几个朋友,多寻找一些商机,再回来的时候,可能就八月十五了。店铺里的生意,请姐姐帮帮忙,记好帐就行了,等陈掌柜回来,我们好好和他谈谈,这生意得算我们一份,有了自己的生意,今后你和许大伯就不用再劳碌奔波了。”

  “文静,谢谢你的好心!不过,这生意我还真做不来,我想陈掌柜不会等到八月十五才回来吧?你离开的这段日子,店里没聘请伙计,不行就先关几天吧。”

  发现许灵儿对生意没有兴趣,文静无奈地讲道:“那就听姐姐的吧,先关几天。还有件事,看姐姐能不能帮帮忙,我听陈掌柜说,本愿寺地内町那边,已经预定了几间店铺,订金都已经交了,请显如帮我们把店铺收拾出来,等陈掌柜这次从琉球回来,会运来一批瓷器,这可都是日本大名们的稀罕之物,我们马上就要发大财了,呵呵,姐姐,拜托你到本愿寺去一趟吧。”

  弥次郎带着装卸工干完活,站在船头喊道:“文静,上船吧,准备开船了。”

  林文静上了船,满载棉布的商船从堺町的码头起航了。

  过了几天,许灵儿受文静之托,到石山本愿寺去找显如,顺便打听那面铜镜的下落。

  地内町受石山本愿寺管辖,是靠一向宗信徒发展起来的城镇,在显如的父亲证如时代已经存在了,只因证如早逝,在显如长大成人之前,荒废了将近十年。

  年初,显如和两位姐夫结成缔结三条盟约,结成了强固同盟之后,在地内町通往京都、奈良和堺町的要塞上设置了关卡,增修守护城池碉堡和壕沟,捍卫了地内町的安全,如今,又开始繁荣了起来。

  显如等人行走在地内町的大街上,信徒纷纷顶礼膜拜,一行人前呼后拥地来到了陈申预定的店铺,派随身带来的僧兵开始装饰门面。

  忙碌了一天,又回到本愿寺,显如热情地招待灵儿用斋,席间,许灵儿对显如表达了一番感谢。

  “一直想问妹妹件事,但又难以启齿,今天实在忍不住了,请问妹妹可有意中人?”显如问道。

  许灵儿不明白他到底什么意思,脸腾的一下子红了起来,赶忙低下头,答道:“我已和大明武状元李如松公子订下了婚约。”

  显如本想牵根红线,把武田胜赖介绍给许灵儿,听她这么一说,也就不提了,并赞道:“大明的武状元一定是非凡之人,恭贺妹妹!”

  提起了李如松,许灵儿心如刀绞一般,忽然想起显如收到过很多严世藩的书信,为何却没收到过如松的鸿雁传书?

  想到这儿,许灵儿问道:“显如哥哥,严世藩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给你送信的?”

  “呵呵,妹妹有所不知,那些书信不是海盗们送来的,而通过堺町商人转送来的,这正是那严世藩的聪明之处。”

  许灵儿早就想给李如松写封书信,可又不好意思请陈申帮忙去传递,便问道:“如此说来,你有和明朝的通信渠道了?”

  “呵呵,因严世藩并不需要我给他回信,并没有这样的渠道。”显如问道:“妹妹,你是不是想家了?”

  许灵儿听罢十分失望,她知道:朝廷明令成国公在八月十五之前找回国宝,陆大人因此事而殉职,倘若就这么回去的话,真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怕将来朝廷追究下来,连李成梁父子也得受连累,如此看来,还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沉思了片刻,许灵儿答道:“十分感谢哥哥出手相助,虽然已经找回了达摩佛龛,可是那面铜镜到底在谁的手里,还需请哥哥帮我打探清楚,待找回这面铜镜,我们才能走。”

  “不过一面铜镜罢了,也非什么神物,实在找不着的话,我找人给你们锻造一面也就是了。”

  许灵儿赶忙摇头答道:“这可是欺君之罪!”

  显如微微一笑,却没再言语。

  接下来的几天,显如帮着把地内町的店铺全都收拾好了,与此同时,林文静也把一船棉布交付给了三河国松平元康。

  原来,永禄五年(公元1562年),织田信长和松平元康缔结了“清州同盟”,永禄六年九月,一向宗便开始在三河国起事。

  刚开始的时候,松平元康采取了忍耐的态度,规劝宗信徒放弃暴力行动,并保证在三河国实施“仁政”,但一向宗信徒并不买他的账。

  到了年关,连最为忠诚的家臣本多正信,也加入了一向宗的“一揆军团”,此时,松平元康仍在采用绥靖措施,并没有强力镇压,一直闹到了春天,眼看就要错过春耕的季节,乱民们沉侵于阿弥陀佛之中而不能自拔,松平元康这才开始着急。

  初夏,暴民们开始攻打冈崎城,松平元康忍无可忍,决定还击,却引起了一向宗在三河国的全面暴动。

  在家臣们拼死守护下,松平元康保住了冈崎城,打出了“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旗号,以攻心的策略,用了半年多时间,才把暴乱平息了下来。

  为了稳定三河,松平元康决定和织田信长联姻,送给织田家的聘礼,便是林文静运来的这船棉布。

  飘风法师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他们两家联姻无论是对石山本愿寺,还是武田信玄、朝仓义景,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走在冈崎外城的大街上,飘风法师看见一车车布匹正在送往内城,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这是松平元康屈服了织田信长,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保住三河国最好的办法。

  第二天,这些布匹又被运出了冈崎城,还多了好几车礼物,由松平元康的首席家臣本多作左卫门亲自押运,浩浩荡荡地前往清州城。

  飘风法师决定立刻返回石山本愿寺,要把这消息赶紧通知显如,到了清州城附近,已经是深夜了,这时,他突然想起城南的那只猴子,想去问问他有没有去过石山本愿寺,是不是已经把虎之助接回来了,便决定要到他家去看看,或者借住一宿。

  猴子秀吉得知石山本愿寺的飘风法师深夜来借宿,十分热情,给他煮了夜宵,讲述起了在石山本愿寺的经过,并一再叮嘱飘风,此事千万不可外传。

  飘风对猴子秀吉的热情款待表示十分感激,便在他家借宿了一晚。

  次日清早,小佳吉来到了秀吉的家中,高声喊道:“大人、大人,今天三河国的松平元康来给织田老爷家送聘礼,前田利家大人、柴田胜家大人和林通胜大人都已经进城了,您可千万不能落后啊!”

  宁宁开门出来,夸奖道:“佳吉就是聪明懂事,不过,昨晚家里来了客人,他熬得很晚,这会儿还没醒呢。”

  小佳吉进得门来,发现秀吉还在呼呼大睡,就想去把他叫醒。

  坐在梳妆台前的宁宁讲道:“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差事,再说,现在客人还没起床,就让他们多睡会吧。”

  懂事的小佳吉点了点头,看着还在梳妆打扮的宁宁,顺手拿起了梳妆台上的一面铜镜照了起来。

  “佳吉,你看到什么了?”宁宁笑着问道。

  小佳吉摇着头问道:“这是什么镜子?为何什么也看不见呀?”

  “傻孩子,你不知道吧,这是一面神镜,来,让我看看。”宁宁说着,侧过身来,往小佳吉面前的镜子望去。

  “啊!”宁宁发出一声惨叫,当时就吓坏了小佳吉,赶忙丢下了手中的镜子。

  看着宁宁那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小佳吉诚惶诚恐地问道:“您、您怎么了?”

  秀吉从榻榻米上一骨碌爬了起来,高声问道:“宁宁,你疯了吗?”

  宁宁仍处在恐惧之中,赶快把小佳吉支走,趴在秀吉的耳边,答道:“那铜镜、铜镜!真是太可怕了,我从镜子里看见,一把弯刀从小佳吉的颈上飞过,小佳吉的脖子上溅出一股鲜血,脑袋滚落到了一条河里……”

  没等宁宁把话说完,秀吉赶忙用手捂住了她的嘴。

  这时,飘风法师已经来到了门口,讲道:“秀吉大人、宁宁夫人早安!真是感激不尽,贫僧还有要事在身,先告辞了。”

  “法师不必客气,等吃些早点再走吧?”宁宁问道。

  “法师,何不多住几日?宁宁,快去准备酱汤。”

  “请秀吉大人不必客气,我们后会有期。”

  题外话

  小佳吉,长大以后改名石田三成,丰臣秀吉最忠实的家臣,是两次朝鲜战争的组织者和军师,丰臣秀吉死后,三成踩着在德川家康设计好的一个个圈套,起兵和德川家康开战,最终在关原合战中被德川家康打败,之后,在六条河原被砍头处死,年四十一岁。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